跳到主要内容

理论

一、Redis数据结构相关

1.Redis 支持的数据类型

String字符串

**格式:**set key value string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。意思是redis的string可以包含任何数据。比如jpg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 。 string类型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类型,一个键最大能存储512MB。

Hash(哈希)

格式: hmset name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edis hash 是一个键值(key=>value)对集合。 Redis hash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,hash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。

List(列表)

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,按照插入顺序排序。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(左边)或者尾部(右边) **格式:**lpush name value 在 key 对应 list 的头部添加字符串元素 **格式:**rpush name value 在 key 对应 list 的尾部添加字符串元素 **格式:**lrem name index key 对应 list 中删除 count 个和 value 相同的元素 **格式:**llen name 返回 key 对应 list 的长度

Set(集合)

**格式:**sadd name value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。 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,所以添加,删除,查找的复杂度都是O(1)。

zset(sorted set:有序集合)

**格式:**zadd name score value Redis zset 和 set 一样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,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。 不同的是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。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。 zset的成员是唯一的,但分数(score)却可以重复。

img

2.Redis有哪些常用的命令?

Redis命令大全

3.Redis有哪些应用场景

查缺补漏,揭露Redis的秘密,巩固你的Redis知识体系

二、Redis事务

1.什么是事务

Redis 中的事务是一组命令的集合,是 Redis 的最小执行单位,一个事务要么都执行,要么都不执行。带有以下三个重要的保证:

  1. 批量操作在发送 EXEC 命令前被放入队列缓存。
  2. 收到 EXEC 命令后进入事务执行,事务中任意命令执行失败,其余的命令依然被执行。
  3. 在事务执行过程,其他客户端提交的命令请求不会插入到事务执行命令序列中。

Redis 事务的原理是先将属于一个事务的命令发送给 Redis,然后依次执行这些命令。

2.为什么redis事务不具备原子性

单个 Redis 命令的执行是原子性的,但 Redis 没有在事务上增加任何维持原子性的机制,所以 Redis 事务的执行并不是原子性的。 事务可以理解为一个打包的批量执行脚本,但批量指令并非原子化的操作,中间某条指令的失败不会导致前面已做指令的回滚,也不会造成后续的指令不做。

3. Redis 事务相关命令有哪些?

**DISCARD:**取消事务,放弃执行事务块内的所有命令。 **EXEC:**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。 **MULTI:**标记一个事务块的开始。 **WATCH:**Redis Watch 命令用于监视一个(或多个) key ,如果在事务执行之前这个(或这些) key 被其他命令所改动,那么事务将被打断 **UNWATCH :**取消 WATCH 命令对所有 key 的监视。

三、Redis持久化和缓存管理

1.Redis持久化是什么?

用一句话可以将持久化概括为:将数据(如内存中的对象)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储设备中。 持久化的主要应用是将内存中的对象存储在数据库中,或者存储在磁盘文件中、 XML 数据文件中等等。 也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来理解持久化: **应用层:**如果关闭( Close )你的应用,然后重新启动则先前的数据依然存在。 **系统层:**如果关闭( Shut Down )你的系统(电脑),然后重新启动则先前的数据依然存在。

2.Redis 持久化机制有哪些?

Redis 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持久化。 **RDB 持久化:**原理是将 Reids 在内存中的数据库记录定时 dump 到磁盘上的 RDB 持久化。 **AOF(append only file)持久化:**原理是将 Redis 的操作日志以追加的方式写入文件。

3.Redis 持久化机制 AOF 和 RDB 有什么区别?

aof,rdb是两种 redis持久化的机制。用于crash后,redis的恢复。 rdb的特性如下:

  • fork一个进程,遍历hash table,利用copy on write,把整个db dump保存下来。
  • save, shutdown, slave 命令会触发这个操作。
  • 粒度比较大,如果save, shutdown, slave 之前crash了,则中间的操作没办法恢复。

aof有如下特性:

  • 把写操作指令,持续的写到一个类似日志文件里。(类似于从postgresql等数据库导出sql一样,只记录写操作)
  • 粒度较小,crash之后,只有crash之前没有来得及做日志的操作没办法恢复。

**两种区别就是,**一个是持续的用日志记录写操作,crash后利用日志恢复;一个是平时写操作的时候不触发写,只有手动提交save命令,或者是关闭命令时,才触发备份操作。 选择的标准,就是看系统是愿意牺牲一些性能,换取更高的缓存一致性(aof),还是愿意写操作频繁的时候,不启用备份来换取更高的性能,待手动运行save的时候,再做备份(rdb)。rdb这个就更有些 eventually consistent的意思了。

4.RDB和AOF 持久化机制的优缺点

RDB优点

  • RDB 是紧凑的二进制文件,比较适合备份,全量复制等场景
  • RDB 恢复数据远快于 AOF

RDB缺点

  • RDB 无法实现实时或者秒级持久化;
  • 新老版本无法兼容 RDB 格式。

AOF优点

  • 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不丢失;
  • appen-only 模式写入性能比较高;
  • 适合做灾难性的误删除紧急恢复。

AOF缺点:

  • 对于同一份文件,AOF 文件要比 RDB 快照大;
  • AOF 开启后,会对写的 QPS 有所影响,相对于 RDB 来说 写 QPS 要下降;
  • 数据库恢复比较慢, 不合适做冷备。

5.Redis 淘汰策略有哪些?

Redis的内存淘汰策略是指在Redis的用于缓存的内存不足时,怎么处理需要新写入且需要申请额外空间的数据。

Redis 的缓存淘汰策略有:

**noeviction:**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,新写入操作会报错。 **allkeys-lru:**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,在键空间中,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。 **allkeys-random:**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,在键空间中,随机移除某个key。 **volatile-lru:**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,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,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。 **volatile-random:**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,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,随机移除某个key。

6.Redis 缓存失效策略有哪些?

定时过期策略

每个设置过期时间的key都需要创建一个定时器,到过期时间就会立即清除。该策略可以立即清除过期的数据,对内存很友好;但是会占用大量的CPU资源去处理过期的数据,从而影响缓存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。

惰性过期策略

只有当访问一个key时,才会判断该key是否已过期,过期则清除。该策略可以最大化地节省CPU资源,却对内存非常不友好。极端情况可能出现大量的过期key没有再次被访问,从而不会被清除,占用大量内存。

定期过期策略

每隔一定的时间,会扫描一定数量的数据库的expires字典中一定数量的key,并清除其中已过期的key。该策略是前两者的一个折中方案。通过调整定时扫描的时间间隔和每次扫描的限定耗时,可以在不同情况下使得CPU和内存资源达到最优的平衡效果。

Redis中同时使用了惰性过期和定期过期两种过期策略。

所谓定期删除,指的是 redis 默认是每隔 100ms 就随机抽取一些设置了过期时间的 key,检查其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就删除。

**假设 redis 里放了 10w 个 key,都设置了过期时间,**你每隔几百毫秒,就检查 10w 个 key,那 redis 基本上就死了,cpu 负载会很高的,消耗在你的检查过期 key 上了。**注意,**这里可不是每隔 100ms 就遍历所有的设置过期时间的 key,那样就是一场性能上的灾难。实际上 redis 是每隔 100ms 随机抽取一些 key 来检查和删除的。

**但是问题是,定期删除可能会导致很多过期 key 到了时间并没有被删除掉,那咋整呢?**所以就是惰性删除了。这就是说,在你获取某个 key 的时候,redis 会检查一下 ,这个 key 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那么是否过期了?如果过期了此时就会删除,不会给你返回任何东西。

**获取 key 的时候,如果此时 key 已经过期,就删除,不会返回任何东西。**但是实际上这还是有问题的,如果定期删除漏掉了很多过期 key,然后你也没及时去查,也就没走惰性删除,此时会怎么样?如果大量过期 key 堆积在内存里,导致 redis 内存块耗尽了,咋整?答案是:走内存淘汰机制。

四、Redis缓存异常方案

img

1.缓存雪崩

1.1、什么是缓存雪崩?

如果缓存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失效,发生大量的缓存穿透,所有的查询都落在数据库上,造成了缓存雪崩由于原有缓存失效,新缓存未到期间所有原本应该访问缓存的请求都去查询数据库了,而对数据库CPU和内存造成巨大压力,严重的会造成数据库宕机。

举例来说, 我们在准备一项抢购的促销运营活动,活动期间将带来大量的商品信息、库存等相关信息的查询。 为了避免商品数据库的压力,将商品数据放入缓存中存储。 不巧的是,抢购活动期间,大量的热门商品缓存同时失效过期了,导致很大的查询流量落到了数据库之上。对于数据库来说造成很大的压力。

1.2、有什么解决方案来防止缓存雪崩?

1、加锁排队

mutex互斥锁解决,Redis的SETNX去set一个mutex key,当操作返回成功时,再进行加载数据库的操作并回设缓存,否则,就重试整个get缓存的方法

2、数据预热

缓存预热就是系统上线后,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。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用户请求的时候,先查询数据库,然后再将数据缓存的问题。用户直接查询事先被预热的缓存数据。可以通过缓存reload机制,预先去更新缓存,再即将发生大并发访问前手动触发加载缓存不同的key

3、双层缓存策略

C1为原始缓存,C2为拷贝缓存,C1失效时,可以访问C2,C1缓存失效时间设置为短期,C2设置为长期

4、定时更新缓存策略

实效性要求不高的缓存,容器启动初始化加载,采用定时任务更新或移除缓存

5、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,让缓存失效的时间点尽量均匀

2.缓存预热

2.1.什么是缓存预热

缓存预热就是系统上线后,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。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用户请求的时候,先查询数据库,然后再将数据缓存的问题。用户直接查询事先被预热的缓存数据。如图所示:

img

如果不进行预热, 那么 Redis 初识状态数据为空,系统上线初期,对于高并发的流量,都会访问到数据库中, 对数据库造成流量的压力。

2.2.有什么解决方案?

  1. 数据量不大的时候,工程启动的时候进行加载缓存动作;
  2. 数据量大的时候,设置一个定时任务脚本,进行缓存的刷新;
  3. 数据量太大的时候,优先保证热点数据进行提前加载到缓存。

3.缓存穿透

3.1、什么是缓存穿透?

缓存穿透是指用户查询数据,在数据库没有,自然在缓存中也不会有。这样就导致用户查询的时候,在缓存中找不到对应key的value,每次都要去数据库再查询一遍,然后返回空(相当于进行了两次无用的查询)。这样请求就绕过缓存直接查数据库

3.2、有什么解决方案来防止缓存穿透?

1、缓存空对象

简单粗暴的方法,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(不管是数据不存在,还是系统故障),我们仍然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,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,最长不超过五分钟。

2、布隆过滤器

**优势:**占用内存空间很小,位存储;性能特别高,使用key的hash判断key存不存在 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bitmap中,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 这个bitmap拦截掉,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

4.缓存降级

降级的情况,就是缓存失效或者缓存服务挂掉的情况下,我们也不去访问数据库。我们直接访问内存部分数据缓存或者直接返回默认数据。

举例来说:

对于应用的首页,一般是访问量非常大的地方,首页里面往往包含了部分推荐商品的展示信息。这些推荐商品都会放到缓存中进行存储,同时我们为了避免缓存的异常情况,对热点商品数据也存储到了内存中。同时内存中还保留了一些默认的商品信息。如下图所示:

img

降级一般是有损的操作,所以尽量减少降级对于业务的影响程度。

###5.缓存击穿

5.1、什么是缓存击穿?

缓存击穿是指缓存中没有但数据库中有的数据(一般是缓存时间到期),这时由于并发用户特别多,同时读缓存没读到数据,又同时去数据库去取数据,引起数据库压力瞬间增大,造成过大压力

5.2、会带来什么问题

会造成某一时刻数据库请求量过大,压力剧增

5.3、如何解决

5.3.1.使用互斥锁(mutex key)

这种解决方案思路比较简单,就是只让一个线程构建缓存,其他线程等待构建缓存的线程执行完,重新从缓存获取数据就可以了。 如果是单机,可以用synchronized或者lock来处理,如果是分布式环境可以用分布式锁就可以了(分布式锁,可以用memcache的add, redis的setnx, zookeeper的添加节点操作)。 img

5.3.2."永远不过期"
  1. 从redis上看,确实没有设置过期时间,这就保证了,不会出现热点key过期问题,也就是“物理”不过期。
  2. 从功能上看,如果不过期,那不就成静态的了吗?所以我们把过期时间存在key对应的value里,如果发现要过期了,通过一个后台的异步线程进行缓存的构建,也就是“逻辑”过期 img
5.3.3.缓存屏障

该方法类似于方法一:使用countDownLatch和atomicInteger.compareAndSet()方法实现轻量级锁

class MyCache{

private ConcurrentHashMap<String, String> map;

private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;

private AtomicInteger atomicInteger;

public MyCache(ConcurrentHashMap<String, String> map,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,
AtomicInteger atomicInteger) {
this.map = map;
this.countDownLatch = countDownLatch;
this.atomicInteger = atomicInteger;
}

public String get(String key){

String value = map.get(key);
if (value != null){
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+"\t 线程获取value值 value="+value);
return value;
}
// 如果没获取到值
// 首先尝试获取token,然后去查询db,初始化化缓存;
// 如果没有获取到token,超时等待
if (atomicInteger.compareAndSet(0,1)){
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+"\t 线程获取token");
return null;
}

// 其他线程超时等待
try {
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+"\t 线程没有获取token,等待中。。。");
countDownLatch.await(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// 初始化缓存成功,等待线程被唤醒
// 等待线程等待超时,自动唤醒
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+"\t 线程被唤醒,获取value ="+map.get("key"));
return map.get(key);
}

public void put(String key, String value){

try {
Thread.sleep(2000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
map.put(key, value);

// 更新状态
atomicInteger.compareAndSet(1, 2);

// 通知其他线程
countDownLatch.countDown();
System.out.println();
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+"\t 线程初始化缓存成功!value ="+map.get("key"));
}

}

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{

private MyCache myCache;

public MyThread(MyCache myCache) {
this.myCache = myCache;
}

@Override
public void run() {
String value = myCache.get("key");
if (value == null){
myCache.put("key","value");
}

}
}

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
MyCache myCache = new MyCache(new ConcurrentHashMap<>(), new CountDownLatch(1), new AtomicInteger(0));

MyThread myThread = new MyThread(myCache);

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= Executors.newFixedThreadPool(5);
for (int i = 0; i < 5; i++) {
executorService.execute(myThread);
}
}
}

五、Redis集群架构

1.实现主从复制的两种方式

1.1slaveof命令

  • 建立主从命令:slaveof ip port
  • 取消主从命令:slaveof no one

1.2.redis.conf配置文件配置

  • 格式:slaveof ip port
  • 从节点只读:slave-read-only yes #配置只读

2.复制过程了解吗,讲一讲

  1. 从节点执行 slaveof 命令。
  2. 从节点只是保存了 slaveof 命令中主节点的信息,并没有立即发起复制。
  3. 从节点内部的定时任务发现有主节点的信息,开始使用 socket 连接主节点。
  4. 连接建立成功后,发送 ping 命令,希望得到 pong 命令响应,否则会进行重连。
  5. 如果主节点设置了权限,那么就需要进行权限验证,如果验证失败,复制终止。
  6. 权限验证通过后,进行数据同步,这是耗时最长的操作,主节点将把所有的数据全部发送给从节点。
  7. 当主节点把当前的数据同步给从节点后,便完成了复制的建立流程。接下来,主节点就会持续的把写命令发送给从节点,保证主从数据一致性。

3.redis的主从结构

主从结构一是可以进行冗余备份,二是可以实现读写分离 主从复制 冗余备份(还可以称为:主从复制,数据冗余,数据备份,可以实现容灾快速恢复) 持久化保证了即使redis服务重启也会丢失数据,因为redis服务重启后会将硬盘上持久化的数据恢复到内存中,但是当redis服务器的硬盘损坏了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,如果通过redis的主从复制机制就可以避免这种单点故障. 例如:我们搭建一个主叫做redis0,两个从,分别叫做redis1和redis2,即使一台redis服务器宕机其它两台redis服务也可以继续提供服务。主redis中的数据和从redis上的数据保持实时同步,当主redis写入数据时通过主从复制机制会复制到两个从redis服务上。 1.一个Master可以有多个Slave,不仅主服务器可以有从服务器,从服务器也可以有自己的从服务器 2.复制在Master端是非阻塞模式的,这意味着即便是多个Slave执行首次同步时,Master依然可以提供查询服务; 3.复制在Slave端也是非阻塞模式的:如果你在redis.conf做了设置,Slave在执行首次同步的时候仍可以使用旧数据集提供查询;你也可以配置为当Master与Slave失去联系时,让Slave返回客户端一个错误提示; 4.当Slave要删掉旧的数据集,并重新加载新版数据时,Slave会阻塞连接请求 读写分离 主从架构中,可以考虑关闭主服务器的数据持久化功能,只让从服务器进行持久化,这样可以提高主服务器的处理性能。从服务器通常被设置为只读模式,这样可以避免从服务器的数据被误修改。

4.什么是Redis 慢查询?怎么配置?

慢查询就是指,系统执行命令之后,计算统计每条指令执行的时间,如果执行时间超过设置的阈值,就说明该命令为慢指令。 Redis 慢查询配置参数为: slowlog-log-slower-than:设置慢查询定义阈值,超过这个阈值就是慢查询。单位为微妙,默认为 10000。 slowlog-max-len:慢查询的日志列表的最大长度,当慢查询日志列表处于最大长度的时候,最早插入的一个命令将从列表中移除。

5.Redis 有哪些架构模式?讲讲各自的特点

主从模式,一般是一个主节点,一或多个从节点,为了保证我们的主节点宕机后,数据不丢失,我们将主节点的数据备份到从节点,从节点并不进行实际操作,只做实时同步操作,并不能起到高并发的目的。

img

哨兵模式,一个哨兵集群和一组主从架构组成。比主从更好的是当我们的主节点宕机以后,哨兵会主动选举出一个主节点继续向外提供服务。

img

集群架构,由很多个小主从聚集在一起,一起向外提供服务的,将16384个卡槽切分存储,并不是一个强一致性的集群架构,每一个小主从节点内会存在选举机制,保证对外的高可用架构。

六、Redis分布式锁

有时候讲出来的更通俗 Redis分布式锁正确实现视频讲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