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内存逃逸

能引起变量逃逸到堆上的典型情况

  • 在方法内把局部变量指针返回 局部变量原本应该在栈中分配,在栈中回收。但是由于返回时被外部引用,因此其生命周期大于栈,则溢出。
  • 发送指针或带有指针的值到 channel 中。 在编译时,是没有办法知道哪个 goroutine 会在 channel 上接收数据。所以编译器没法知道变量什么时候才会被释放。
  • 在一个切片上存储指针或带指针的值。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 []*string 。这会导致切片的内容逃逸。尽管其后面的数组可能是在栈上分配的,但其引用的值一定是在堆上。
  • slice 的背后数组被重新分配了,因为 append 时可能会超出其容量( cap )。 slice 初始化的地方在编译时是可以知道的,它最开始会在栈上分配。如果切片背后的存储要基于运行时的数据进行扩充,就会在堆上分配。
  • 在 interface 类型上调用方法。 在 interface 类型上调用方法都是动态调度的 —— 方法的真正实现只能在运行时知道。想像一个 io.Reader 类型的变量 r , 调用 r.Read(b) 会使得 r 的值和切片b 的背后存储都逃逸掉,所以会在堆上分配。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type A struct {
s string
}
// 这是上面提到的 "在方法内把局部变量指针返回" 的情况
func foo(s string) *A {
a := new(A)
a.s = s
return a //返回局部变量a,在C语言中妥妥野指针,但在go则ok,但a会逃逸到堆
}
func main() {
a := foo("hello")
b := a.s + " world"
c := b + "!"
fmt.Println(c)
}

执行go build -gcflags=-m main.go